近日,由贵州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专班副组长袁尚勇率领的招商考察团莅临江西广鸿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鸿集团"),与甘肃西北商品交易市场董事长高广明等企业高层展开深度对接。此次考察旨在通过政企联动探索跨区域产业协作新模式,推动黔东南州"中医药+"现代制药体系与大健康产业集群建设迈入新阶段。
在为期一天的考察活动中,袁尚勇一行重点参观了广鸿集团的生产研发中心及仓储物流基地,详细听取了高广明董事长关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布局及技术创新的专题汇报。作为西北地区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龙头企业,甘肃西北商品交易市场近年来依托数字化交易平台优势,在中药材供应链管理、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形成显著竞争力。高广明董事长特别指出:"我们正着力构建'线上交易+线下交割+供应链金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这与黔东南州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
黔东南州作为全国重要的苗侗医药文化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道地药材资源禀赋。袁尚勇在交流中表示,当前全州正紧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政策机遇,计划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培育形成百亿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他强调:"我们迫切需要像广鸿集团这样具备全国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参与,共同搭建起连接西南药材基地与东部消费市场的枢纽平台。"
双方在座谈中初步达成共识,未来将围绕三个重点方向深化合作:一是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二是共建区域性医药产品集散中心,打通从田间到药房的供应链堵点;三是联合申报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挖掘苗侗医药文化IP价值。此间观察人士指出,此次跨省合作不仅有望破解黔东南州医药产业附加值偏低的发展瓶颈,更为西北地区企业开拓西南大市场提供了战略支点。
甘肃西北商品交易市场作为西北地区首批获得省级政府批准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近年来持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业务版图。此次与黔东南州的深度对接,标志着其"西货东进、南药北运"战略布局取得实质性进展。行业分析认为,此类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的成功实践,将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典型范例。
【新闻背景补充】
甘肃西北商品交易市场成立于2013年,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涵盖有色金属、农林产品、中药材等多个交易品类,2022年实现线上交易额突破800亿元。贵州黔东南州现存药用植物资源2830余种,苗族医药、侗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正全力推进省级中医药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